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翻譯] 自來水、自來電之後…「自來工作者」!

On-Demand(隨選即用)的經濟,是個上班族、公司企業與政府該想想的難題。 


        在20世紀早期,亨利福特把生產線跟大眾勞力結合在一起,讓製造汽車變成一個便宜、快速的事情,更使汽車從原本只是富人的玩具,到現在成為國民日用交通工具。今天,一群創業家也正努力不懈地把電腦科技與約聘接案的勞力組合在一起,使得原本昂貴的服務變得很平民。Uber提供高檔車的接送。Handy提供打掃服務。SpoonRocket提供到府餐燴。Instacart讓你的冰箱總是不缺食物。在舊金山,一個年輕的電腦程式設計師,已經可以活得像公主一樣,完全不用碰家事。



        現在這樣On-Demand經濟的應用,已經比偶一為之的奢侈行為來得更廣泛了。點開Medicast的app, 一個醫生會在兩小時內走到你家門口幫你看診。想要一個律師或是顧問嗎?Axiom會提供前者,Eden McCallum會提供後者。有些公司甚至還提供聘僱的研發人力,或是提供廣告創意來賣錢。現在正有一大堆的代理商,如Freelancercom 和Elance-oDesk,正在把約聘接案的人力大把大把地送到市場上,把930萬的工作人口提供給370萬家公司。 

        這些On-Demand公司可能規模小,但卻能夠成長得非常快速。創辦於2009舊金山的Uber,現正在53個國家營業,已經有超越10億美金的營業額,而且市值估計約為400億美金。像這樣把勞動人力雇聘起來、並與生產線結合的概念,聽起來好像很單純,但這股浪潮會像工廠成功大量生產商品的後果一樣,會讓我們資本主義社會裡許多既有的企業組織、社會契約獲得更大的應用與延伸。


寶貝,你可以開我的車、並且把我的冰箱裝滿



        有些On-Demand經濟背後的力量已經存在數十年之久。打自1970年代,亨利福特創造的生產線與巨型公司與工會,已漸沒落。這肇因於生產工作的自動化,使得外包海外變得盛行,並且使大公司放棄終身聘僱的政策。已有5千3百萬的美國工人,是以聘僱人力的身分在工作。

        共有兩股力量在推動On-Demand經濟加速發生,並且逐漸在主流市場中占上核心位置。第一道力量是:進步的科技。便宜的電腦運算資源,足以讓一位擁有Apple Mac電腦的劇作家,做出精采的影片來跟好萊鎢片場競爭。許多複雜的任務,比如說寫電腦程式、或是撰寫一份法務文件,現在都已經可以被分割成小塊、發包出去給世界各地的約聘專才。這樣的經濟模式,使得社會開始接受這些湧入的細碎資源:因此Uber可以讓人們租用自己的車、InoCentive可以讓人租用他們收集的過剩大腦能力。

        另外一道力量是:社交習慣的改變。卡爾馬克思說曾說,世界會被分成兩邊,一邊是擁有資產的閒置有錢人,一邊是為有錢人工作的人。事實上,世界被分成有錢但忙碌到沒時間的人,以及很有時間但是沒錢的人。On-Demand經濟,就是提供了這兩群人一個交易的模式。

        服務公司即將師法製造公司,去專注在他們核心的能力事業上。使用一個外部勞力來解決事情的「交易成本」已經逐漸下降。與其去控制固定的資源,不如讓on-demand的公司企業作為中介,連結並控管接案品質。他們不會聘僱全職的律師與會計師、不會保障員工的薪資福利。Uber的司機們只有在接客工作時才領新,而且也負責自己的退休金與健康保險。公司企業原本應承擔的員工風險,現在被移轉推回個人身上了……這使得每個人都會接受一些後果。


歐巴馬醫療。打造自己成為品牌。



        On-Demand經濟已經開始引成一些政策辯論,Uber就是辯論議題的核心。因著安全性與法制基礎上的考量,許多城市與許多國家都在禁止這樣的共乘接客公司。計程車司機開始公開抗議。Uber司機也開始罷工抗議:他們要求更好的公司福利。科技樂觀者認為,這些都是不足掛齒的問題。他們覺得,on-demand的經濟會讓消費者得到更多、更好的選擇,同時還讓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工作。這樣的行為,會讓社會的福祉增加,因為閒置的資源被眾人投入利用了。許多Uber駕駛的車子,原本很可能被關在車庫裡不見天日。

        真相深入在更細微的事實裡。當然,消費者很明顯的是贏家。在西方,像是重視彈性甚過於安全性的工作者,如想要同時顧小孩也想工作的婦人,他們也是贏家,因為他們得到了工作。乖乖繳稅的公民,整體來說也會因此得利,因為政府地公共事業若能外包勞務,將得到很大的效率改善。但像是那些重視安全性甚過於彈性的工作者,如許多邁入中年的律師、醫師、計程車司機,都將感到明顯的被威脅。On-demand經濟也很必然地會產生不公平:有繳稅的工作者幫助了那些從沒繳過退休金約聘工作者。

        政策制定者,應該出來關注這波趨勢的影響。取締on-demand公司是不智的,因為這樣其實是在侵蝕國家的經濟;但是政府也不該對on-demand公司袖手旁觀,因為這種商業模式會衍生出許多問題。比如說,政府衡量就業率與薪資的方法應該要開始改變。許多歐洲的稅制已經開始把約聘人員視作二等公民,而美國稅制卻還很難界定出約聘人員。太多的員工福利只針對正職員工,尤其是退休金與健康保險,但這兩者都應該與個體連結,並且最好可以自由運行。這正好是歐巴馬醫療制度走得非常先進的一個層面。

        就算政府願意調整政策,去符合如今這樣一個擁有更多個體工作者的時代,on-demand經濟其實本身就已對每個個體工作者挑起了更多風險。人們現在需要具備很多技能才能存活下去,並且要確保那些技能是時時在更新的。那些在大型企業的專業服務工作者,則是要承擔更大的責任去自我學習,不然會很容易被取代。人們將要學習銷售自己、透過個人的社交管道與人脈來拓展自己的商機,或是如果更有野心的話,應要把自己打造為一個品牌。在一個更為流動的世界,所有人都要學習如何經營「自己」這個公司。




文章摘錄自:The Economist, January 3rd, 2015, Workers on tap
延伸閱讀:The Economist, January 3rd, 2015, There’s an app for tha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