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ody
Allen: A Documentary
概述
一部介紹Woody Allen的紀錄片。難得地訪談到Woody本人,以及他的事業合作夥伴,聊Woody的童年、寫作習慣、出道經歷、導演生涯和各部影片的成果,也談到他與其他重要友人的關係,以及他對人生的看法。
亮點
1. 打字機
Woody自述,他迄今所有的文章與劇本的寫作,都是使用他16歲時所買的那台德國制、奧林比亞牌、輕便型、40美元的打字機完成的。他還記得當年賣家跟他說:「這台打字機可以活得比你久。」Woody已使用這台打字機四十年以上,到現在都還在使用。
旁邊的人忍不住問他說,那你怎麼複製剪貼(copy/paste)? 他拿出剪刀、釘書機:「這對我來說很方便。」
2. 單口相聲
Woody一開始幫人寫笑話,每天寫50個,他覺得不太難,他做得來。經紀人認為他可以在舞台表演,於是讓他在1950年代紐約知名老牌夜店「藍天使」Blue Angel 做stand-up comedy單口相聲喜劇演員。脫口秀主持人Dick Cavett1受邀去看,覺得Woody Allen真是太好笑了,但底下觀眾卻不懂得欣賞。1961年,Woody的經紀人讓他到另一家紐約格林威治的夜店:「苦果」The Bitter End,加上Woody自身的努力之下,表演能力大為突破,使他開始成名。
出道沒多久的Woody跟Dick Cavett說,自己實在不是一個天生的表演者。他逼迫自己上台表演,事後有時會嘔吐很多次。剛出道的Woody Allen在演藝圈打拼時,曾跟袋鼠打拳擊,也曾被要求與一隻狗對唱。
與Dick Cavett 交好 |
Dick Cavett 脫口秀 |
3.當導演
Woody參與的第一部電影:《風流紳士》(What's New Pussycat?, 1965) 始自於片廠邀請他寫腳本。雖然成績不錯 ,但片廠介入太多,與Woody想像差距甚遠。從此Woody Allen要求擁有所有製作電影的主控權,不准別人插手。《風流紳士》宣傳照。前排左一,鬱悶的Woody Allen也有演出一角。 |
Woody的電影在70年代很紅,但他拍片很省。他的想法是,只要有盈餘,就可以拍下一部片,就可以不用特別去迎合大眾口味。
他的策略是,以量取勝。所以要一直拍電影一直拍電影,如果走運,就會拍出好片。很多人會覺得,拍電影必須超越自我、追求完美,但Woody Allen認為不需要如此。他只是要做自己愛做的事情,全心全意投入,完成後也不留戀。Woody Allen說:「在自己感興趣的案子上失敗,也比成功拍出擅長的東西好。」
拍《安妮霍爾》之前,Woody
Allen只想讓觀眾笑。大家雖然比較想看好笑的,像《香蕉共和國》(Bananas)、 《傻瓜大鬧科學城》(Sleepers)。但Woody表示,他願意犧牲笑聲,拍一些更有人性的故事,讓觀眾投入這些故事。「這些故事,是他們以往沒有的經驗。若能帶給人感受愈豐富,觀影就會愈有趣,我也會拍得更開心。拍不成功,最多就是我丟臉而已。」Woody
Allen如是說。
4. 成就
待時機成熟時,Woody找來了擅於處理黑暗題材,人稱黑暗王子"Prince of Darkness" ,執掌《教父》攝影的Gordon Willis,一同合作拍攝《安妮霍爾》。教父一景 |
教父,馬龍白蘭度主演 |
Gordon Willis |
與"黑暗王子"Gordon Willis合作拍攝的第一個鏡頭,就是抓龍蝦的那場戲。
《安妮霍爾》得到奧斯卡最佳影片。接下來也馬上拍出了使紐約客為之瘋狂的《曼哈頓》。
《安妮霍爾》得到奧斯卡最佳影片。接下來也馬上拍出了使紐約客為之瘋狂的《曼哈頓》。
《曼哈頓》共同編劇Marshall
Brickman:「我們沒想到《曼哈頓》能引起這麼大的迴響。50街橋的那段戲太美了,這就是觀眾想要這樣墜入愛河的方式。」
Woody在《曼哈頓》也有精湛演技表現 |
雖然《安妮霍爾》與《曼哈頓》很成功,Woody仍然在探索著自己的藝術潛能。Woody Allen:「(評論《曼哈頓》)......我一點都不滿意這部片子。我到現在這個階段,若竭盡所能卻只能拍出這樣的影片,那他們(電影公司)根本不該資助我拍電影。」
在他的心中,他崇尚著柏格曼、貝里尼這些歐洲導演。Woody Allen說:「我多希望自己生來是悲劇大師,但我實在忍不住用丑角方式呈現。我看重悲劇。悲劇比喜劇更好,直接面對現實,不去嘲諷、戲弄、取笑。」
上圖:《我心深處》(Interiors),在《安妮霍爾》與《曼哈頓》之後拍攝,Woody挑戰嚴肅悲劇的首次嘗試。
Woody認為,每部電影一定要有一個精巧的片段,會讓觀眾願意進駐在那個時光,一個印象凝結住的美好瞬間。因此,在製作電影時,他不會放過任何一段細節。Woody Allen:「於是你在剪接室忙個不停,想半天,內心不斷掙扎...... 使我邁向偉大的最大障礙,就是我自己。」
5. 個性
《安妮霍爾》在第五十屆奧斯卡得獎的時候,Woody沒參加頒獎典禮。那年,《安妮霍爾》打敗《星際大戰:曙光乍現》得到最佳影片與最佳原創劇本;Woody打敗史蒂芬史匹柏(《第三類接觸》)與喬治盧卡斯(《星際大戰:曙光乍現》)為最佳導演;Diane Keaton獲得最佳女主角。
然而Woody認為,獎項只反映評審個人喜好,當你今天接受他們的獎項,之後他們批評你,你也得全部接受。這點很像王菲說,「我知道我有唱歌的才能,感謝評審的肯定,我也讚美評審的肯定」的調調。
Woody Allen:「我有用不完的拍片構想,各種點子就寫在各種小紙條。我需要構思的時候就拿出來,若不行就丟著,反覆從中找靈感。」
在Woody Allen與養女順宜的緋聞爆開後,新聞媒體不停撻伐他,說他是反基督,在雜誌封面他的照片下橫標:EVIL. 各種私人生活的芝麻綠豆小事都被挖出來議論。Woody 表示:「大家可以同情我,可以不必理會我,可以不喜歡我,但這都不會影響觀眾是否會看我的電影。」他還是能繼續自己的電影事業。確實,就算後來2013他另一位養女出來指控他性侵害時,也很難看出這對《藍色茉莉》票房與得獎的影響。
6. 人生的意義
卡謬:「我不想要死,我不想要我愛的人死。然而我終將一死,我愛的每個人也終將一死,這樣的人生好荒謬。」Woody也這麼想,但用幽默的方式說出。Woody Allen是喜劇的卡謬。他說:「我到五歲前都是可愛的小孩,到五歲的時候變得古怪,因為我意識到有天生命會結束。我不喜歡這個想法。不會繼續存在?永遠消失?一想到就覺得,這件事情可不可以不要把我算進去?」
對「神是否存在?」「死後是否有來生?」這些議題的探求,使Woody Allen的電影獨樹一幟,他廣泛且大量地討論這些問題。雖然他表示,他需要每天忙著拍電影,才不會整天探討生命意義;但實情是,他每天拍電影探討生存意義。
Woody Allen:「我得到了所有我小時候的夢想:演電影、導演、喜劇演員、演出音樂......,但即使如此幸運,我仍覺得自己被整了。」
7.導戲風格
在 《仲夏夜綺夢》(Midsummer Night's Sex Comedy) 裡, Mia Farrow第一次亮相。自此,觀眾看到Mia Farrow的廣大的演技跨度,Woody Allen讓她千變萬化,在各種題材以各種形象中演出各種戲劇。上圖:《情遇巴塞隆納》(Vicky Cristina Barcelona)中,Scarlett Johansson 與 Harvey Bardem 對他們的機智對白有著自然的演出。
Woody 認為最佳的演出,來自最自然的反應,所以他從來不給評論。他指導演員的風格簡單明確。他不會解釋背後動機或演技,角色背景或故事結構。
Sean Penn:「他會要你上場照自己的意思演,過程簡單、輕鬆有趣、沒有壓力、沒有預設立場。」
Woody 說過自己最常對演員下的指令是:「快一點。」
John Cusack:「我問他,剛剛拍得如何,他說,很不錯,指著手錶說,但是尼克隊快要開打了,我們可能要再快一點。」
John Cusack:「我問他,剛剛拍得如何,他說,很不錯,指著手錶說,但是尼克隊快要開打了,我們可能要再快一點。」
觀後感
我愛Woody Allen的作品,陶醉於他在電影中所表現出來的品味:電影人物背後的那方充滿質感的書櫃、房間牆上飛撲著時代意義的海報、城市街道裡的交通流洩出現代工業社會的美感......。片頭黑底白字劇組名單,那名叫Windsor的字體做為他的標誌,本身已呈現一種幽默詼諧的格局。
他對運用爵士樂的造詣無須贅述。我深深喜愛他電影裡的音樂,製造出一種雋永,一種可以做成黑膠唱片、永世只播放那一首曲子的效果。點播《藍色茉莉》裡的"Blue Moon" 、《午夜巴黎》的片頭"Si Tu
Vois Ma Mère",你就會同意。Woody說,他家裡到處都是豎笛的簧片。
他對生命存在意義的探索,使我們瞥眼自己內心角落那個同樣神經質與焦慮的自己。每部戲中慧詰的對白台詞,在令人莞爾同時,也挑擾著每一個對這大哉問充滿疑惑的人。他那身為名人大導的身分,獨領風騷40年的職涯,是種神祕。他的作品清晰得處處透露出他對自我心靈的剖析,也更引人對他現實生活產生好奇。
觀賞這紀錄片,除了一窺Woody Allen的演藝圈生命,更貼近了現實世界中這個將近八十歲的老頭。發現他雖然成功用自己的方式道盡生命,但還是感到有點空虛。
觀賞這紀錄片,除了一窺Woody Allen的演藝圈生命,更貼近了現實世界中這個將近八十歲的老頭。發現他雖然成功用自己的方式道盡生命,但還是感到有點空虛。
[註1] 後來Dick與Woody成為好友,在youtube上尋找"Dick Cavett Show"可以看到他們的一些脫口秀對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