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是聲樂家,幾年前赴英國深造。最近回台灣,約成了聚會。
「我剛到英國的時候,聽了很多人唱歌。許多人其實唱得並不好:音不準、落拍子、聲音不美......」朋友將他在異國的觀察與學思歷程娓娓道來。「但我慢慢發現,一直去挑別人毛病,談論他人的缺點,實在太沒意義了。每個人的缺點在舞台上,永遠都會很明顯。集中精神在別人做不好的地方,對這個階段的我,是不會有幫助的,而且還讓我變得盲目、變得驕傲自大。所以我告訴自己,每次去聽表演,一定要講得出演唱者的三個優點。」朋友的臉上露出愉悅的微笑,「一段時間後,我發現我開始變得敏銳,善於觀察,而且愈來愈懂得在學習之中享受,快樂多了。」
聽完他的故事,我內心自嘆不如,而且冷汗涔涔。還記得幾年前,當我在公司面試最後一關的時候,面試官問我,我最大的優點是什麼?我居然狂妄地回答,我很容易看得出別人不足的地方。現在回想起來,這實在是非常糟糕的答案,如果可能的話,我願意用很大的代價,去收回它。而朋友在聲樂領域這段正面思考的學習經驗分享,實在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批評別人,是全世界最簡單的事情之一
開始在公司工作之後,我發現我在面試時所說的優點,其實全世界的人都具備:大家都非常善於看出他人不足的地方,或是挑出組織某項決策的弊病。要觀察出任何舉措所造成的衝突、引起的不便與缺失,實在是太容易了,任何人隨時隨地都能夠說上個一兩句。薪資永遠都可以更高、人力支援永遠都可以再增添、事務流程永遠都可以更簡化、員工的心情永遠都應該更被照顧到。
然而我們很難確定自己在批評之前,已經考慮過決策者所考慮的每一層面。
主管今天下達一個指令,使得員工的工作量增加20%,引發抱怨、不滿、大量批評。但這個主管可能有苦難言:如果這一季的業務量沒有成長30%,高層將要求該單位裁員一半。
工廠無預警停工,作業員們抗議被迫停工停薪,群起抗爭。然而廠長卻無法公開機密情報:消息來源指出,一個競爭廠商的同款系統作業線,發生嚴重的工安問題造成死傷,必須要暫時中止工作找出問題,才不會釀成傷亡禍害。
批評他人或批評事情決策的人,往往不用承擔主事者的責任,而可以輕鬆下判斷否定。這反映在網路世界裡,也形成類似的風氣。評論者引用一段已然立場鮮明的報導文章,直接下一個指責、謾罵的結論,好像受批評的對象已然罪證確鑿。在我們這個時代,這真是方便無比的事情,就好像看到馬路邊有個罐子,走到附近順勢踢一腳一樣。
批評他人,很容易得到大家的注目。具備批評事物的能力的人,能夠用最快的速度抬高自己地位、展示自己眼界。這些人當然對促進社會進步有功勞。但真正建設社會,把價值鏈串起來的人,是創業家、實業家。他們所能成就的事業,是批評者無法望其項背的功績。
提出創見、具可行性的方法,才是真正了不起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選秀節目的評審,但是我們不是每個人都具備在舞台上發光發熱的才能。在社會中,在職場上,要批評別人很容易,但是要提出創見、規劃出具可行性的方案,所需要的卻是豐富經驗、真知灼見、實做精神。今天老闆下一個指令,做出一個決定,身為員工,我們可能徹頭徹尾無法理解、無法同意,所以會抱怨、會責怪、會鄙視。然若仔細思考主管的處境與動機,我們會發現,自己在那個兩難的位置上,很可能也會做出一樣的決定。
當我提出這樣的思考的時候,身邊的夥伴通常會笑我有奴性、不懂得獨立思考、不敢挑戰體制。他們認為,主事者本就該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而我們任何人都有指責的權利。
首先,我並不否認我們應該要對既有的錯誤決策提出指責或質疑。該批評的事情,還是要批評,把問題指出來永遠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但是,在現在這個處處強調價值整合、多元觀點並存的社會,提出批評的個人,若認為事情可以被做得更好,下一步就該盡心盡力與主事者溝通,爭取理念的實踐。
溝通與實踐,才是成事的關鍵。任何我們覺得該確實執行的道理,就應該花心思用對方可以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說服他,幫助實現。若養成一種只會攻擊主事者決策缺失的思考模式,把全部精力花在批評而非建設,很容易讓我們短視、產生負面思惟,或令我們忽略整體策略。
讓事情的運作,進入良好的循環
在組織裡,我們應該要讓事情的運作,進入良好的循環:讓溝通有效、讓意見交流、讓集體的智慧突顯,使得組織的運作越臻精實。所謂惡性循環,就是異議者不斷去否定、阻礙決策者的計劃,使得組織動能減退,決策者只好一再提出折衷方案,使得異議者更加努力撻伐,造成組織動能更加衰落。
輿論與批評,必然會有正面也有負面影響。我們身為輿論集合體的組成之一,應盡力思考,使言論的正面價值最大化,使批評提升成具備建設性的建議,同時保持謙卑的心去吸收他人的觀點,提升自己的高度,不斷重新省思,如何讓事情進入良善的循環。與其聚焦在執事者到底把這件事情做得多差勁,我們大可把時間花在思考更深入、考慮更廣的層面,試著用更完善的方法去處理問題。
老朋友教會了我,從每一次的表演中,用心去欣賞演出者的三個優點。自此,他在觀摩演出的活動上,得到了良善的循環。我學習到,在工作上,也可以從每一個主管或同事下達的決策中,試圖去理解他判斷事情的三個良善用意。這樣的習慣,能幫助我們知道對方所看重因素的比例,也在溝通協調之中,找到一起合作的基礎,形成良善的運營模式。愈是牽扯因素複雜的事務,愈是需要如此。
我們沒有人可以全知全能,但我們可以體察他人做事情的邏輯,將自己的智慧投注其中,匯流出更全面更完整的優良作法。不要只是貶低他人,得到虛假的勝利;要對組織有信心,對主事者有信心:事在人為。運作的模式,是可以被改善的。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發揮這樣匯聚的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