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5日 星期日

【讀後心得筆記】責任與判斷 - 漢娜鄂蘭


﹝前言﹞

身為一名長期為公司所聘僱的領薪階級,不難體會到企業運作時需要員工發揮的幾項素質:實事求是心態、工作執行高效、面對利益衝突時靈活應變、以及為達目的而可以在某種未定義清楚的範圍中不擇手段。

然而,我們被公司要求或是我們自願接受的任務,在實際行動階段,是否有個人責任的歸屬問題?組織所訂立的策略目標以至手段,在真正實現的時候,個人的行為與決策,能如何被評斷?是否能在道德或是法理上合乎準則?從操作面來說,在什麼狀況下才不會招致惡果?是否有著確實不能觸碰的底線?

追根溯底,把道德議題與公司組織所交付的責任,置於桌上相提並論:我們的理性判斷在這樣的被聘任角色下,應該如何實現?又再從管理層的角度觀之,公司是什麼?責任是什麼?這會是我閱讀本書前感到興趣的領域。

「責任與判斷」由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1906-1975)的學生集結其文章編著而成,提供了極為豐富的素材供思考與研究。我的心得筆記將不可避免的摘錄大部分的內容。

分為五段 
    1. 無根之惡,唯有思考可以克服 
    2. 寧受不義而不願為惡 by 蘇格拉底 - 論個人自我的完整性
    3. 沒有人可以是善的,除了我們天上的父 by 耶穌基督 - 論意志
    4. 佳句拾得 
    5. 筆記與反思


 1. 無根之惡,唯有思考可以克服

是否聽過一個形容詞,叫做「較真」?或是聽到漢娜鄂蘭,就反射性地聯想到「惡的平庸性」一詞?閱讀本書恐怕最大的期待就是了解此概念。我想封面的簡介已然點破:

判斷的權利或能力,觸及非常重要的道德議題
你很難期待不願意下判斷的人,可以為自己的所做的事情負責
思考能力是判斷的先決條件。拒絕判斷與無能力判斷,都將引惡入室

現實生活操作上來說,無非提醒我們:
(a) 善用思考的能力 -> (b) 下判斷 -> (c) 負責任,
不然將使邪惡暢行其道

有關(a)的部分,
  1. 書中有個很好的比喻:被我們凍結起來的知識與概念,需要靠思考來解凍
  2. 對於這點推論,鄂氏本人直至晚年都有深刻反思有關,思維活動是否有其限制?而探究人之意志活動的特性。見下一點為問題其核心。
  3. 思維活動本身,能否設立善惡對錯的判斷準則?如何跟實踐的行動有關?問題主要緣由三點:(i) 思維活動所醞釀的良知是一種道德情感,既是一種情感,就會不穩定、不可靠、且無法清楚指證何謂對錯是非善惡 (ii) 良知在極大程度上,乃源自一個社群的習俗與成規的影響;當社會成規一有變化,良知就會無所適從。這裡有一個很好的比喻,良知就好像一種餐桌禮儀,終究只會指示主體順從或不順從社會的成規,無法顯示道德性 (iii) 良知若是上帝的戒律與實踐理性在人心內在的召喚知音,人受指引,確實可以形塑道德的一致性與完整性,但不涉及國家法律與同胞意見。對政治行動的世界而言,這種道德活動只是邊際性的,無涉政治的關懷與作為。簡單來說,思維活動醞釀出來的道德情感仍無法直通道德準則貫穿社會與政治行動。

有關(b)的部分,
  1. 在商業世界裡每天無窮多次的判斷(judgement)或決策,難道我們在還沒思考成熟的時候,就不應該下判斷嗎?是,也不是。簡單日常、顯而易見的範疇中,務必讓判斷決策是思考過後的產物,然而鄂氏也指出,任何決斷都有可能不周延或是錯誤,而且我們必須冒此風險。也因此任何決斷必須留有爭辯與批評的空間。判斷決策並非孤意而行,而是在相互承認決斷可能有錯的條件下,彼此願意依各自的立場,進行溝通與說服,近期可能達成協議。其目的在於和平共存,或在商業角度來說,兩方合意。
  1. 不在場而下判斷,通常伴隨著"傲慢"的指控,但誰又曾宣稱,宣判他人所作為惡,就等於預設自己不會犯同樣的罪行?即使宣判他人犯下謀殺之罪的法官也可能會說,若非上帝的恩典,犯罪的就會是我。吾人社會普遍存在一種恐懼,害怕臆斷人物是非。這和聖經裡「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人論斷」沒有任何關係,又如果這種恐懼針對的是「最先擲出石頭」的動作,就是濫用了判斷這個詞了。在不願意下判斷的背後,埋伏著一種疑慮,即沒有人是自由的因子(free agent),因而也懷疑,有誰可對他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或是可以期待他負責?道德的議題一旦被提出,即使只是附帶提及,那麼提出此問題的人,將面對可怕的自信缺乏,因而也是自尊的欠缺,還用一種假裝的謙虛說「我何德何能可以下判斷?」其實意思是說「我們都一樣,一樣壞,那些努力、或假裝努力,多少保持正經的人,不是聖人就是偽君子,而這兩種人都應該別來煩我們。」

有關(c)的部分
  1. 道德問題只跟著「協調(coordination)」的現象而出現,也就是,不是同恐懼所引起的虛偽妥協,而是同早期便出現的不願錯過「歷史」列車的熱情協調,急於跟上意見的幡然改變,換了一套價值體系。簡言之,擾亂我們往往不是敵人的行為,而是朋友的行為。
  2. 個人責任或道德議題不同於法律責任,幾乎不會出現在那些衷心擁護政權或體制的人的身上:他們不會覺得有罪,只覺得被擊敗。在該道德說理中,較小之惡(lesser evil)的論點扮演很醒目的角色。該論點如下:如果面對兩種惡,你的任務就是選擇較小的惡,如果完全拒絕選擇,那就是不負責任。駁斥這種論證、認為它有道德錯誤的人,會被指控為是一種抗菌的道德至上論,不食政治的人間煙火,不願意讓自己的手沾染一點灰塵;但必須承認,堅決排斥和任何較小之惡妥協的,比較不是政治或道德哲學,而是宗教思想。

 最後文摘一段我個人覺得精華的段落為結:
「吾人關於對錯的決定,取決於我們對同伴的選擇,選擇我們希望終身與之共處的人。這同伴的選擇,又是藉模範的思考而進行,以死或猶生、真實或虛構的模範者,以及過往或現存的模範事件。如果碰到不可能的情形,比如有人來告訴你他希望藍鬍子為伴,並以他為模範,我們所能做的也只有遠離這個人。但更可能是有人告訴你他不在乎,有誰為伴都可以,我想這恐怕不在少數。從道德、甚至政治角度而言,這種漠然,儘管普遍,卻是最大的危險。與此相關的是當代另外一個現象,雖然他比較不危險,那就是拒絕下判斷的普遍傾向。由於不願或無法選擇自己的模範和同伴,也由於不願或無法透過判斷與他人發生關係,真正的罪孽出現了 - 人類能力無法移除的『絆腳石(罪行)』,因為那不是由人類或人類所能理解的動機所造成的。這裡有著恐怖,同時,也有著惡的平庸性。 」


 2. 寧受不義而不願為惡 by 蘇格拉底 - 論個人自我的完整性

道德責任不涉及個人對他人的過失,或罪行,它所關注的是個人自我的完整性與一致性(包括行為動機的純正性) …… 蘇格拉底的兩條道德法則:「寧可承受他人之罪行(或錯誤)加諸己身所受的磨難,也不願意自己為惡」「寧可與他人失和,也不願意自己失和」即為註解。
人終將面對自己,與自己共處。對主體來說,面對惡,他所能說的就是「這個我不能做」,或是即使他做了也會說「我不應該做的」。或許我們可以透過受懲罰或被原諒而擺脫某些過失的道德約束,但更有「這根本不應該發生」的罪行:執行的人根本不開出生。這個區別非常類似拿撒勒的耶穌基督所說過的,有些過失我應該「一天原諒它七次」,有些罪行「在犯者脖頸掛上磨石,令他沉入海裡,對他比較好。」

 3. 沒有人可以是善的,除了我們天上的父 by 耶穌基督 - 論意志

對他人行善,唯一的判準是他人。這是拿撒勒的耶穌基督的言行中的目標。迥異於蘇格拉底「不願為惡」的邏輯,強調了「意志」與無我的行動。
無私無我,或為上帝之故或為了鄰人之故,泯除自我,論世間誰能做到?這就是基督教倫理學精義。然而我們也沒有理由去不做。沒有人可以行善的同時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要讓你的左手知道右手做了甚麼」甚至「不要在人前施捨而被人看見(馬太福音6:2)」。跑馬燈此時列出維根斯坦的名言:「凡不可說者,需保持緘默。」


  4. 佳句拾得

- 隱喻是所有概念思考的每日糧食

- "行動"證明了世界的脆弱性和可塑性,而這正暗藏在"意志"那有如深淵般的自由當中

- 判斷此是而彼非的能力,首要在於判斷者的自我認識。認識自己(know thyself),是判斷的條件

- 西方人首次體會人意志活動之意義,乃在基督教使徒保羅以及聖奧古斯汀的神學。意志本身如同思維的活動一樣,亦自我分裂。我意欲某種善,但這個意志亦發現我無法完成這個善(I-will-but-cannot 或者「我意欲某種善,但這個意志同時否定這個欲求(I-will-and-will-not) 兩種無窮的對抗。

- 過往無法給未來帶來啟示,人心徘徊在晦暗之中

- 人類行為之道德考量的核心是自我;其政治考量的核心則是世界。真正的政治活動 -- 就定義而言取決於他人不受強制的同意 -- 無法輕易容納那些對「高於」公共制定或修正之法律的東西負責的人。在此,鄂蘭確實是接近馬基維利的:當道德與宗教戒令公開宣布出來,而不顧人類意見的多樣性時,就會敗壞世界以及他們本身。

- 人在各方面愈平等,差異就愈受到贈惡

- 美德即名家 (virtue is virtuosity). 行動是其自身的目的。其原則就在行動本身散發出來。

- 對此(惡的平庸性)討論越多,我想也就會看清我們在此的處境:一邊是魔鬼,另外一邊則是汪洋深海

- (談現代虛無主義的爆發) 但願我們了解虛無的信條在十九世紀的意思是「沒甚麼不可以。」(現今)良知之所以那麼容易變得遲鈍,有部分是直接源於一個事實:絕對不是甚麼都可以。

- 服從這個詞,唯一可以適用於不是奴隸之成人的地方,是宗教領域。...人們說服從上帝的話或命令,因為上帝與人的關係,可以視同成人與小孩的關係。

- 如果我們徹底思考這些事情,或許能重新拾回一些自信與驕傲,也就是拾回從前稱為人的尊嚴和榮譽的東西;也許不是人類的、而是作為人的地位所具有的尊嚴和榮譽。

- 「四分鐘前發生的事情就跟埃及一樣古老了」 - Russel Baker

- 早期生產者社會已轉變成消費社會,不斷前進的結果只會演變成巨大的垃圾經濟。……這整個時代的基礎前提都是"進步說"`, said Lewis Mumford. "前進就是目標",但不是因為前進中有內在的美感或意義。反之,停止前進,停止浪費,停止消費得更多更快,而在某個時候喊停,這樣等於是死亡判決。……至今就我所見,仍沒有人找到方法,可以阻擋這失控奔馳的經濟而不會造成重大的崩盤。

- 福克納:"過往不曾消失,它甚至還沒過去" 我們任何時刻所在的世界就是過往的世界;由昔人不論好壞之所作所為的紀念碑與遺跡所組成;其事實總是已經變成的東西。換言之,確實可以說過往籠罩著我們;過往的作用就是籠罩我們這些存在現下的人,我們希望活在如其索然的世界,也就是變成如此這般的世界。

- 公司的經營不是為了生產貨品,而是提供工作機會……國防部為發展軍事工業所要求提撥的幾十億美元,其必要性不在於國家安全,而在於防止經濟崩潰

- 當我們得到的果報只是事實的彰顯,至少讓我們張開手臂歡迎它。不要逃避到任何烏托邦裡頭,不管那是形象、理論、或根本就是愚蠢。為了自由之故,讓人中至善和極惡者都得到應有的評價。

   5. 筆記與反思


  1. 需再進一步研讀政治學、法理學、哲學等專有名詞、關鍵字與相關科目,才能更有效的理解鄂蘭的著作。翻譯也是一個需要克服的障礙。E.g. 「齒輪理論」、「基進」這些詞需要更精準的註釋與翻譯。
  2. 需要大量引用各種腦中立即可以取用的經驗與印象,來推驗其論述。閱讀這樣的一本書,若能夠有一個讀書會,藉以討論分享彼此的經驗與認知,會有很大的幫助。
  3. 很容易不小心犯下斷章取義的錯誤。閱讀的過程中很常需要一氣呵成,也需要持續整理自己與作者的思考脈絡,核對結論的差異。
  4. 可以感受到鄂氏是很興奮地發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文氣暢流。
  5. 如何避免我們面對議題判斷的時候思考不足,或是任意獨斷?鄂氏援引康德<判斷力批判>中所提到的「想像力、擴展的心靈、共同體意識」等觀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